對話式探究:培養素養的教學模式工作坊

朗智「拉大語文課程的框架」研討會系列十三
2016年10月30日(星期日)

心理學大師維高斯基認為:學習並非因「教」而生,它是人類自發自主的行動 (agentive action),並透過社會團體的共同活動 (joint activity),讓個人獲得發展,也對社會文化有貢獻。這不就是十二年國教「自發、互動、共好」的基本理念嗎?

迎接新課程,更大的挑戰,就是實踐維高斯基言論兩個HOW的問題:

1、「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教師怎麼做?

2、「自發、互動、共好」,學生做什麼?

英國教育學者威爾斯 (Gordon Wells) 多年來也在探究這兩個問題。三十多年前,他在英國完成一項兒童語言發展的追蹤研究,帶著一些解答到加拿大跟一群中小學教師合作,依維高斯基的理論研發出「對話式探究Dialogic Inquiry」的教學模式,出版許多跨學科的案例,成效卓著,頗受肯定,芬蘭、紐西蘭的課程都受到他的影響。

台灣也有成功的「對話式探究」案例,十多年前,侯秋玲博士和張友馨老師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裡,結合國語、社會、自然課程,協同進行對話式探究教學研究,不但學生反應熱烈,家長肯定,兩人還分別完成了博士、碩士論文。

為什麼成功的案例沒有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呢?威爾斯深感教師在實踐上的困難,所以他又到美國加州發展「探索團體 (Community of Inquiry) 」的師資培訓模式。本次朗智「拉大語文課程的框架」系列將改變以往研討會形式,運用「探索團體」模式進行工作坊,邀請侯秋玲博士和張友馨老師話當年,重返教學現場,讓我們感受到「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氛圍與教室文化,共同實作、思問與對話。

珍貴的本土實務經驗,錯過可惜。

朗智邀請您一起立足經典!共創未來!

  • 時間:
    2016年10月30日(星期日)
  •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2樓210展覽廳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圖書館校區)
  • 主辦單位:
    朗智思維科技有限公司
  • 協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
  • 報名費用:
    新台幣600元
    (含場地、講師費、講義手冊及茶水費,午餐請自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