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蓮都外國語學校2017-04-26

春風拂過大地,嫩芽新生,在這萬物復甦的芳菲四月,我們請來了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長吳敏而教授一行三人帶來她們新穎而又成熟的繪本教學,滋潤蓮都外國語學校的語文教育。

吳教授用《橘色奇跡》繪本故事告訴我們,這裡的橘色代表夢想,代表突破,她希望接下來她也能給我們帶來一抹橘色,與我們特色部老師們一起進行為期一周的探索之旅,為未來創造奇跡。
首先吳教授與特色部老師們一起聽了兩節蓮外本部一年級、二年級的語文課。一年級的課堂生動有趣,黃老師帶領孩子們身臨其境地與小兔子和小燕子一起感受了一次特別的下雨天。
二年級的課堂井然有序,楊老師與孩子們一起走進了野外,告訴小鹿斑比如何助天然指南針找到方向,走出迷境。
課堂中看著一年級、二年級的孩子的在蓮外一、二年的學習,語文就有這麼扎實的基礎,實在非常難得,我們蓮外的老師是這麼優秀,吳教授也解析了她們的各種優點。之後,吳教授給我們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讓學生進行探索和達成目標。我們老師們應該引導他們感受學習,自發地學習,學會溝通,學會找到規律,讓孩子們能夠自己看自己,堅持自己的直覺感官,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吳教授的一番話指引我們特色部老師們找到了探索學習的方向。
第二天,吳教授和陳老師分別給我們展示了她們的繪本課堂,陳老師帶著一年級的孩子們一起探索小鴨子發生了什麼。孩子們饒有興趣的分別扮演鴨子大哥,二哥,小步和媽媽,一起幫助小步找到繼續前進的方法。孩子們發揮想像力,還與小步進行了不一樣的對話。第二節課,吳教授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海鷗的故事,讓孩子們跟著海鷗媽媽一起飛,一起緊張地尋找她的孩子,感受裡面的「變」與「不變」,幫助孩子們探究一個抽象的概念。孩子們發揮想像力將他們千奇百怪的思想記錄在了色彩繽紛的便利貼上,和吳教授進行了開心的互動,學會了如何從不同角度閱讀和觀察。
聽完兩節不一樣的繪本課堂,特色部老師們內心激蕩,原來閱讀課堂還可以這樣上,吳教授和陳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她們的內心活動和課堂設計目標。吳教授說,繪本課堂就是協助孩子們探究,老師是引導者,培養孩子們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們學會對比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找到例子,並從分享中獲得更多的想法和例子。閱讀要重視讓孩子們來提出疑點,充分想像,共同探索,分享發現,從而得出結果。老師們要借助探索工具,要有預判能力,要讓孩子們有選擇,自己學會發現,從「變」的角度思考。特色部老師們受益良多。 而學生的學習方面,我們發現在與日常不同形式的一堂課中,給孩子們一點探索的機會,他們就能寫出十分動人的、可愛的字句,發展自己獨特的思維,特色部的老師們感到非常訝異,一方面感佩校本部嚴謹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方面覺得自己身負蓮外新的任務──努力學習探索式學習課堂!

接下來,吳教授給我們特色部老師們帶來了新的概念──可預測讀物。吳教授說,閱讀要先學會「懂」,這是最容易的一步,跟生活經驗和想像結合,然後會「背」,未看完或者未聽完就已經會背了,最後會「認」,學生可以自己DIY。吳教授告訴我們,繪本閱讀的時候,不必逐字教,這樣能培養孩子們的獨立閱讀能力,讓孩子們能夠獨立學習,覺得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有能力的人。閱讀教師也要重視孩子們的思路,替個別孩子描述他的思考過程,這些過程是閱讀和思考的好方法,不能急著給孩子正確答案,而要給他們自由探索的時間。確實,現在我們雖然開始重視孩子們的思想,但仍然沒有給孩子們充分的思考時間,這也許會扼殺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第三天,吳教授和陳老師根據我們蓮外孩子的特點,調整課堂,設計了更符合我們孩子的內容,又給二年級孩子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課堂。陳老師用《我要大蜥蜴》的故事,和孩子們進入媽媽和阿力的世界,轉換思維,一個個「小媽媽」和「小阿力」們生動演繹,互相對話。孩子們全情投入,實際感受到了什麼是好好商量,也學會了如何商量。而吳教授的課堂充滿了驚險與刺激,孩子們變成了鴿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又認識了蘇格蘭的新朋友「巫婆瑪姬」,與同桌合作,演示了瑪姬飛的驚險與刺激。學會了如何用語言來描述飛的樣子,孩子們在未來也能更準確地描述一個連續的動作。
特色部老師們聽得連連稱讚,一堂簡單的閱讀課,也能讓孩子們學會這麼多大道理,讓他們能在未來學習生活中更懂得如何交流。吳教授上完課,給我們強調了培養建立共識的重要性,共識是兩個人一樣,其他人可以不一樣,而不是正確答案。老師們要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知道自己的改變,哪裡有改變,讓他們能夠成為自我調適,獨自學習的人。老師們也要分享孩子們的學習成果,幫助看到孩子們的潛力。

經過三天的學習,特色部老師們的大腦不斷被充實、不斷被激蕩,課堂越來越有趣,撥雲見日,我們學到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特色部涂老師感慨道:「聽完吳敏而教授的講座,我深受感動。作為一位老師和一位媽媽,原來頭腦中的許多疑慮猜測和困惑都迎刃而解。感動的原因在於吳教授對於孩子的心理和學習過程以及閱讀習慣研究得如此細緻和透徹,讓我覺得:『天哪,她太懂孩子了!天哪,我們竟然有如此多的共鳴!天哪,很多事情上面我好慚愧需要反省!』」相信在吳教授她們的帶領下,我們也能不斷的去探索,帶領我們的孩子們不斷進步,讓他們成為未來的探索者和敢於嘗試的發現者。 另一位老師又說:「第一次聽吳教授和陳老師的繪本閱讀課,最開始有點兒稀裡糊塗地聽課,找不到探索式學習的重點所在,直到吳教授在課後與我們分享課堂體會以及孩子們的小紙條時,我才徹底領悟孩子們真的是有所學,有所思考,而且是遠遠超過我的想像!不再是要求整齊劃一的答案,而是重視每個思考的過程,用筆記錄下來,吳教授對孩子們說的每句話都值得我們思考與學習,她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是獨特而充滿魅力的。」

簡校長說:「吳敏而教授對『孩子們是怎麼學的』有深入的研究,無論是理論或實際課堂演示都是令人感佩的靈活與純熟,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太有用了!而她的授課方式與我今年二月在美國IB學校所見到的IB課程完全是一致的。探索式學習是當今國內外教育的趨勢,特色部作為蓮外的教學研究單位之一,所有老師都在努力鑽研它,老師們借著國外專家來學校培訓,把握這樣難得的機會,面對面與專家們一節課一節課潛心探討,如何設計一個又有嚴謹語文教學的過程,又有自由探索內在、外在世界能力的教學環境,希望能提供孩子們快樂、豐富學習的課程,把探究式學習,也是就是IB教育的精神精準的展現在我們的校園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