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娜

5月14日是飛行貓舉辦春遊的好日子,美其名為春遊,實則是春耕,秋麗老師的自然課,常常帶農場的作物來分享,引發小貓們想親身一探農場的魔力,這可不同於一般的農場參觀,家長和小貓們必須全副武裝從腳上的雨鞋、身上的長袖防曬衣褲、到頭上的遮陽帽,行前都得備妥,一行40多人,早上便浩浩蕩蕩搭遊覽車前往新竹融和農場,準備下田體驗真實農作。

融合農場是由成虹飛教授及秋麗老師和許多夥伴協助耕作,作為研究和教學用途,保留自然原貌,減少人為干擾,活動開始的農場巡禮便可見奧妙,乍看之下這是一片佈滿雜草的土地,仔細隨著秋麗老師步入蜿蜒的小道,有各分區植物隱藏其中,田裡圍繞許多小溝渠還有心型小水塘,不僅有儲存天然水源的功能,許多水生動植物也豐富了農場的生態,經解說才發現這些大大小小的水塘也有堆除雜草產生有機肥的用途,巧妙智慧令人嘖嘖稱奇,這真是一片令人充滿驚奇的土地!

團隊老師的課程設計很用心,早上的重頭戲是「紮稻草人」,大家圍坐在氣氛佳的木屋中,先由賈奶講稻草人的故事,賦予稻草人生命,講到小麻雀的片段,小朋友們一同清唱了黃春明老師的詩「七月天,稻子熟,一片稻子香又甜…」,優美的歌聲迴盪在大自然裡;帶著繪本中的情感,大家分組動手做稻草人,由家長協同捆紮完成雛形,小朋友們開始設計造型,穿戴上行前大家預先收集的衣帽、飾品,同心協力完成獨一無二的稻草人,成教授請各組分享稻草人的名字和特色,有夏天、春天、冬天還有愛麗(魔法公主)和會飛的飛兒,每一個稻草人都各具特色,是大家的心血結晶;最重要的儀式來了,各組要將稻草人分別固定在工作人員事先設定好的地點,成教授請小朋友要對草人說悄悄話,告訴他們要留在農場執行很重要的任務,守候看顧好這片土地,這樣稻草人才不會傷心,覺得主人遺棄了它,這番提醒柔軟了小朋友的心靈,讓他們對天地萬物充滿了情感。

午休時間是另外一段精彩時光,大夥吃著美味的新竹米粉和貢丸湯,飯後還搭配了鳳梨和西瓜,水果皮都收集起來當做厚土的肥料,木屋裡大人三三兩兩放鬆閒聊,悠哉悠哉喝著青草茶,搖著扇子看小孩玩耍,小孩子們當然不得閒,成群結隊開始自由探索,有些在太陽底下賣力的挖蘿蔔,有些在溝渠中搜巡福壽螺,探索水生動植物的生態,另有一些體力過剩的小孩拿起長水瓢,練習起「古典澆水法」,一瓢瓢的把水從溝渠中潑灑到田裡,歡樂自在的和同伴在田野間玩耍,對大人和小孩而言,這真是一段超療癒的好時光!

吃飽喝足休息夠了,午後正是下田耕作的時刻,所有的小貓和家長及工作團隊的人手牽著手,哼唱著歌一步一步前進,圍繞整個耕作區,接著由恬慧示範操做厚土法,先挖深基地後,埋下廚餘果皮類在第一層,第二層再加入豆渣拌勻,接著灑上咖啡粉做為除臭殺菌功效,然後再填上泥土,最上層灑上枯葉做為保濕和保溫作用,大功告成就可以種下作物了,看過示範後大家拿出各種工具分別回自己的耕作區奮鬥,由於這是水稻轉做的農地,土質又黏又硬,大家紛紛使出吃奶的力氣賣力的挖,天氣又悶又熱,想起憫農詩中~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唉!當農夫真是相當的辛苦啊!

團結力量大,在大家通力合作下,溝渠和基地中於挖好了,不過緊接著下一個挑戰才要開始,平時養尊處優的小孩們要去扛「香味四溢」的廚餘來做厚土的機肥,小貓們強忍著味道,兩兩一組俐落的抬回各種材料,開始掩埋,實在勇氣可嘉;完成厚土後,天空開始飄下小雨,大夥加快速度種下了菜苗,搭起了瓜架,心型、圓形、長型……各種形狀菜圃呈現眼前,阿花教授請大家圍繞在菜圃四周,秋麗老師帶領大家輪唱「大地之歌」,對這些植物祈願,希望它們在這塊土地上能茁壯成長,此時,看著辛苦種下的作物,有一種深刻的感動,真實連結起了人和大地的情感。

這一天的農耕體驗,孩子與大地真實的相容,許多的知識不是來自於課本,而是他們親手操作親眼驗證,感官打開之後,許多習以為常的東西,有了更多元的看法,孩子的心貼近大地,更懂得如何珍愛這塊我們生長的土地,了解人和大自然共生的關係,這真是一趟收穫滿滿的農耕體驗!

飛行貓課程剪影。《小語匯》44,2016年6月,頁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