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與愛
文/吳敏而 小語匯第三期
先跟大家說兩則校園故事。
【故事一】
美美和麗麗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下課時,兩人跑到合作社,看到一些數碼寶貝的貼紙,非常喜歡,就拿回班上兩人平分,好開心啊!雖然,她們沒有付錢,卻也沒被發現,所以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過了幾天,她們看到合作社有可愛的凱蒂貓短尺,又一人拿了一把回教室,這一次被合作社值班的老師注意到了,認得她們是二年八班的學生,就告訴級任黃老師。
黃老師猜想,班上可能有些小朋友還沒有了解到,在合作社取用東西要付錢的,因為學校裡很多文具都是免費供應的。因此,她帶著班上的小朋友去參觀合作社,告訴他們那裡的物品是要用錢買的,如果拿了沒付錢,就是偷竊,偷東西的人會受罰;不過假使有小朋友事先不知道,今天可以趁機會把東西歸還,合作社的老師會原諒第一次犯錯的小朋友。
但是,兩個小朋友並沒有把所拿的東西放回去,黃老師等了兩天,看見沒有反應,就逐一跟她們個別談話,說:「合作社老師看見你拿了東西,請你拿去還。」
結果,兩個小朋友都將物品歸還了,並且向合作社老師說對不起。黃老師又對兩個小朋友說:「給全班機會,歸還物品的時間已經過了,你沒有做到,是應該受罰的。我要你回家自己告訴媽媽這件事情,跟媽媽商量一個合適的處罰,回來告訴我。」
美美當天回家就告訴媽媽了,而麗麗卻拖了一個星期,沒向家人提起。黃老師並沒有聯絡麗麗家人。也沒跟同學談這件事,只是每天詢問麗麗有沒有告訴家人。
過了一星期,她改問麗麗為什麼一直拖延,如果繼續下去,又會像上一次一樣,超過寬容期了。麗麗表示她無法自己開口說出這件丟臉的事,希望跟上次一樣,等到大人知道了再說,這樣比較好。
黃老師告訴她:「你必須學習面對不愉快的事實。我每天陪你讀一個故事,讓你心裡舒服一點,不管媽媽怎麼失望,怎麼責備你,處罰你,要知道我都是在幫助你做一個好人。」
兩星期後,麗麗才跟媽媽說這件事。無論媽媽是否責備或處罰麗麗,重要的是,我猜想,麗麗以後會是一個好人。
【故事二】
四年五班的珊珊,家裡爸媽經常吵架,使得她心情煩躁,無法靜下心好好做功課,有時候在學校會撒野,破壞同學的用品。
前天,老師和同學不在的時候,自然教室的器材被打翻了,滿地凌亂,看樣子是故意的。大家都猜一定是珊珊闖的禍,只是當時沒有人看到而已。
自然老師氣得生病了,把這個問題留給級任李老師處理。她說:「這已經不是珊珊第一次破壞公物了,要珊珊放學後留下來清理教室,並且一定要嚴厲的處罰才可以!」
李老師用凝重表情對全班說:「有人把自然教室弄壞了,老師已經知道是誰,請那位同學馬上招供出來。」可是,沒有人承認。
有小朋友說:「大概是珊珊。」,李老師說:「要犯錯的人自己承認,否則全班都會被罰!」
大家就僵在那裡,沒人有心情上課,全部的人都很生氣,看樣子有好幾個人會生病了。
後來怎麼樣我們不知道,但是長此下去,我猜珊珊可能會成為一個有問題的學生。
再跟大家談談我的想法。
兩則故事都是真實事件,都是校園常發生的事件。故事裡都有不誠實的學生,但是處理的過程、方式及結果卻有不同,如下述:
一、故事一的黃老師沒生氣,她的學生也沒生氣;故事二的老師跟學生都氣昏了(我想大概最後連家長們也如此)。我認為學生犯錯,教師應該適時地指正,生氣是無濟於事的。假使忍不住,給自己五分鐘的時間生氣就好了,超過半節課,為了別人的過錯而處罰自己,實在划不來。
二、黃老師認為美美和麗麗都只是「還沒學好」的好人;自然老師和李老師,甚至四年五班的同學也都認定珊珊是個「壞」人。黃老師的重點是「救」好人;李老師的重點是「罰」壞人。我擔心珊珊永遠都會把自己看作壞人,又是教育的一個失敗的例子。
三、二年八班因而更認識合作社、學校及社會的規範和運作;四年五班學到記恨某一個同學,對於班上「不好」的同學,也要「排斥」他。
假使黃老師是四年五班的導師,她可能會怎麼處理珊珊的問題呢?
一、她大概一點也不生氣,也許會想「怎麼幫助這班學生變得更和氣、更合作?」
二、她大概會對自然老師說:「既然沒有人看到是誰破壞的,我建議不如先解決眼前問題,指導學生合作把教室清理好,這樣大家都會舒服一點。」重點工作是要看好的結果,並不是要罰人,更不可以罰錯人。
三、她大概會對四年五班說:「現在班上有一個同學,知道自己一時心情不好,做了對不起大家的事情,所以心情就更惡劣了。他可能會想跟大家說,『對不起,那是我做的錯事!』,可是,這種話一下子開口說多麼的困難啊,請每個人想一想『如果是我,我會站起來對全班說這句話嗎?』上課時,很多同學知道課本中問題的答案,但是怕說錯了很丟臉,也常不敢舉手。所以,現在,我們幫這個同學一個忙,也是幫自然老師一個忙,把自然教室先整理起來。」
四、老師可能想:聽說珊珊的爸爸媽媽不和睦,有時候爸爸瞞媽媽,有時候媽媽大發雷霆,在家摔東西,我怎麼幫珊珊的忙呢?如果我逼她承認破壞公物,以後班上大小事情都會有人先懷疑她,她小小的年齡就已經處於永遠站不起來的困境,我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五、黃老師可能會私下跟珊珊說:「珊珊,有些同學認為是這件事是你做的,如果真的是你,你那時候一定是心情很糟糕,才會那麼做,現在應該也不好受。如果不是你做的,你可能會很生氣,覺得大家對你很不公平。無論是哪一種情形,你心裡一定都很不舒服。來,我們一起讀一個故事,唱一首歌,散散心吧。」
六、你猜,黃老師會不會讀小朋友發脾氣、做壞事的故事?我猜不會的。我猜她會唸一個「老師很愛學生」的故事。
你會怎麼辦?比較像李老師,多「教」一點;還是像黃老師,多「愛」一點?